台灣第一座離岸風場「海洋風電」坐落於苗栗縣竹南鎮龍鳳漁港外海,第一階段屬於示範風場,架設兩部離岸風力發電機組,於2017年開始運轉,第二階段設置20部機組,於2019年正式商轉。這座風場在執行打樁工程時,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與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發現開發商未依環評承諾派出足量船隻以及足量鯨豚觀察員,之後環保署依「環評法」處以150萬元罰鍰之懲處處分。台灣第一座示範風場成了不良示範風場,第二座示範風場「彰化台電離岸風電一期」,難道還要民間團體每天在現場埋伏嗎? 政府手握監測報告卻遲遲不公開 政府單位已經於今年9月取得彰化台電離岸風場的打樁監測報告,但是民間團體目前對於本開發案的水下噪音監測資料卻是一無所知,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出沒在附近的台灣白海豚及其他鯨豚很有可能已經受到影響。噪音對鯨豚的影響範圍甚廣,從行為影響到聽力受損都算負面影響,試想原本在該地點覓食、休息或育幼的台灣白海豚,在打樁期間不得不停止原本的行為,離開原本的棲地,並且接下來的8個小時,為了要遠離噪音源,無法再回到那片海域,然後再把這樣被噪音打擾的日程拉長到2030年,這種緊迫及棲息環境受到壓縮的生活,白海豚還能忍受多久? 政府到底有沒有一套統一的監測標準? 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及媽祖魚保育聯盟多年來一直強調,政府應公開離岸風機打樁監測過程及相關數據,我們不只要看結果報告,我們還要看過程,由於水下噪音的量測有許多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