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委蔡壁如、邱臣遠昨(23)日召集民間團體與學者舉行線上記者會,指出離岸風電第三階段區塊開發缺乏全面性規劃,恐衍生航道彎曲、破壞生態等危機,應回歸國土計畫精神,對海洋進行通盤規劃,在發展風電同時兼顧航安、國安、漁業及生態保育課題。經濟部能源局則回應,已蒐集各有關單位意見,將在7月公布相關場址與遴選規則。 風電業者積極搶攻區塊開發 選址規則仍未公布 經濟部5月11日公布「 離岸風電第三階段區塊開發草案 」,規劃2026~2035年,離岸風電總開發容量共15GW,分階段先在2026~2031年釋出9GW、2032~2035年釋出6GW。但並未針對開發場址規劃、遴選機制進行詳細說明,也沒有公布外界關注的禁限建敏感地區範圍,能源局表示,由於場址規劃涉及航行安全、軍事管制、漁業權等問題,需要先經過各部門協調。 根據能源局去年底公布的「開發場址規劃申請作業草案」,第三階段將不再由經濟部先選出潛力場址,而是 改由業者自行選擇劃定 ,只要獲得相關主管機關的同意文件,合法通過申請就能開發。但禁建紅區還未劃設,就已有 數家風能廠商提案準備進入環評 ,引發外界質疑,但環保署強調,所有區塊開發的案件都暫時不會進入環評,待前置資訊搜集完畢,再決定是否送審。 立委批風場劃設欠缺整體規劃 導致「拼接式航道」怪象 立委蔡壁如、邱臣遠昨(23日)邀集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理事長文魯彬,與海洋學者邱文彥、蔣元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