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白海豚 + 中華白海豚 + 台灣白海豚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25

鯨豚調查局:有科學證據,才能理性討論鯨豚保育——專訪台大獸醫學院教授楊瑋誠

$
0
0
受訪時被問及人們鯨豚最大的誤解是什麼?「海豚過得很好,想要像海豚一樣在海裡自由自在。」台大獸醫專業學院副教授,專業為鯨豚保育醫學的楊瑋誠談到遭遇到生存危機的鯨豚,直率坦言:「我不想跟海豚一樣,尤其是在台灣。」 全世界共有80多種鯨豚,有30多種會出沒在台灣周遭的海域,許多生存狀態都岌岌可危。舉例來說,近年來大眾最耳熟能詳、在政治攻防佔有一席「會轉彎」名言的台灣白海豚( Sousa chinensis taiwanensis ),就是生活在台灣海峽的特有種,近年來的觀察顯示,其族群數量約莫不超過50隻。 現今的鯨豚研究有哪些主要的努力目標?生活在大海中的鯨豚面臨了那些威脅?一般人對於鯨豚有哪些誤解?楊瑋誠創立粉絲頁 「CIB鯨豚調查局」 ,就是希望經由研究專題介紹、擱淺事件追蹤等,讓大眾更認識鯨豚。 鯨豚調查局在調查什麼? 「為什麼用『調查』這兩個字,而不是鯨豚研究室,或單純的鯨豚愛好者的FB社群,是因為我們認為『調查』這兩個字是有需要的。」楊瑋誠分享當初也考慮過「救援隊」之類的稱呼,最後還是決定用「調查局」,一方面強調其中的急迫性與重要性,另一方面保留其中抽絲剝繭解開鯨豚的遭遇、針對事實下判斷的語感。 不只錯誤的迷思,人們的「感性」有時也會成為保育討論的阻礙。楊瑋誠認為,處理鯨豚面對的問題,極度需要科學、理性的證據。不管是討厭或喜歡鯨豚,都要保持理性、有多少數據說多少話。...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25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