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白海豚 + 中華白海豚 + 台灣白海豚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25

憂打樁「嚇死白海豚」 環委要求減噪 海龍風場環差補正再審

$
0
0
彰化外海的海龍二號、三號風場, 為了新增三腳套筒式風機結構, 「四腳」改「三腳」,以及 變更海纜、陸纜路線等,今年7月提出第二次環差變更, 環保署今(21)日 召開環評初審。 開發單位表示,國際間 套筒式基礎技術成熟,希望增加「三腳套筒式結構 」,不只縮短工期,也可減少 水下噪音影響時間。但 環委仍 憂心水下噪音分貝數過大,恐將「嚇死白海豚 」,要求比照其他風場的159分貝, 建議補正再審。 水下基礎四腳變三腳 承載力及安全性引發質疑 由加拿大北陸能源、新加坡玉山能源日本三井物產共同持有, 海龍二號、三號風場 今年6月 曾提出風機加大、提高單機裝置容量的變更,現再提出變更申請,要將風機的水下基礎四腳變三腳。 開發單位表示,因國際間套筒式基礎技術成熟,因此本次新增「三腳套筒式結構」,希望增加設施選用彈性。另外,原設計每座風場設置兩座具有二到三層結構的海上變電站,本次變更將改為每風場設置一座具有五層結構的海上變電站,預計兩風場海上變電站施工期將減少兩個月。 對於 風場水下基礎從「四腳」變為「三腳」,許多環委對安全性表達疑慮。環委朱信質疑,若風機及管架重量皆未變,但每座管架由四支基樁減為三支, 而每支基樁直徑又不變,機具承載力恐將不足,進而導致崩塌、造成生態危害。 開發單位表示,目前台灣共有兩座風場採用「三腳套筒式結構」作為風機的水下基礎,包含位於彰化近岸的「彰芳西島風場」...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25

Trending Articles